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症状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其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等,主要症状有胃肠道、心血管、血液、神经肌肉、皮肤、肾性骨病等方面的异常,此外,还可以通过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等指标进行诊断。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对症治疗和替代治疗等。预防尿毒症的发生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健康和避免肾毒性药物等。
一、病因
1.慢性肾小球肾炎
2.代谢性疾病
3.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受损。
4.其他
如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等。
二、症状
1.胃肠道症状
是尿毒症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黏膜溃烂,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等。
2.心血管系统症状
常有血压升高、左心室肥厚、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部分病人可出现心包积液。
3.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除贫血外尚有容易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黑便等。
4.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出现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昏迷等。
5.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病人常见的症状,可能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也与体内毒素潴留有关。
6.肾性骨病
可出现骨痛、行走不便等。
三、诊断
1.血肌酐
血肌酐超过707μmol/L时即为尿毒症。
2.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10ml/min时可诊断为尿毒症。
3.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超过21.4mmol/L时可诊断为尿毒症。
四、治疗
1.饮食治疗
给予低蛋白饮食,以减少含氮代谢产物的生成,减轻肾脏负担。同时,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2.对症治疗
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治疗肾性骨病等。
3.替代治疗
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等。
五、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控制病情进展。
2.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
3.注意饮食健康
避免高蛋白饮食,减少肾脏负担。
4.避免肾毒性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
总之,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预防尿毒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要注意保护肾脏,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