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肱骨外上髁炎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与调整活动,避免相关致痛动作,长期手工劳动者适当休息;物理治疗,急性期冰敷,过后热敷,还有按摩、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康复训练,如伸展、力量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要防并发症;使用支具与矫形器减轻牵拉。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且症状严重者,有开放式与关节镜手术两种。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少见,不建议药物治疗,以休息、物理和康复训练为主且强度适度;孕妇避免药物,物理治疗告知怀孕情况,康复训练动作轻柔;老年人用非甾体抗炎药关注不良反应,康复训练动作缓慢,身体差不耐受手术优先保守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调整活动: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尤其是反复伸腕和旋转前臂的动作,如打网球、高尔夫球等。对于因工作需频繁使用上肢的患者,可调整工作方式或使用辅助工具,以减轻对肱骨外上髁的压力。长期从事手工劳动人群,应适当增加休息频率,避免过度劳损。
2.物理治疗
冰敷:在炎症急性期,每天数次冰敷,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冰敷时注意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
热敷: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用热毛巾或热敷袋,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按摩,能放松前臂肌肉,缓解疼痛。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滚等,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声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一般每周进行数次,具体次数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体外冲击波治疗:利用冲击波刺激局部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研究表明,该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显著。通常需进行多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一定时间。
3.康复训练
伸展运动:伸展前臂伸肌,如将患侧手臂伸直,用另一侧手将患侧手指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可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
力量训练:病情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锻炼握力,或进行腕关节屈伸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复发。训练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疲劳。
4.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部分患者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老年人或有胃肠道疾病史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剂,可迅速减轻炎症和疼痛。但注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局部组织萎缩等并发症。一般不建议用于儿童和孕妇。
5.支具与矫形器:使用前臂支具或腕部矫形器,可减轻伸肌对肱骨外上髁的牵拉,缓解疼痛。佩戴时需注意调整合适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开放式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显露病变组织,对伸肌总腱起点进行松解、修复或部分切除。该方法可直接处理病变,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关节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关节镜观察并处理病变组织,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肱骨外上髁炎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治疗以休息、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康复训练强度要根据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度调整。
2.孕妇:孕妇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治疗主要依靠休息、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物理治疗时,如超声波治疗等,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确保治疗安全。康复训练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心血管风险等不良反应。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若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应优先选择保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