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如何治疗
贲门癌的治疗方式多样且针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早期可行根治性手术提高生存率,中晚期出现症状时可进行姑息性手术;化疗有新辅助、辅助和姑息性化疗,能缩小肿瘤、降低复发及控制病情;放疗分术前、术后及根治性放疗,可提高手术效果与控制局部复发;还有靶向治疗,如针对HER2阳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像帕博利珠单抗等用于晚期患者。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和基础疾病多,治疗需评估身体状况并监测调整方案;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在治癌同时要控制基础病;身体虚弱患者治疗前需营养支持改善状况并依身体反应调整方案。
一、贲门癌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对于早期贲门癌,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包括部分胃体、食管下段等,以达到彻底清除癌细胞的目的。这种手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贲门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70%。
姑息性手术:适用于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当肿瘤无法完全切除,但出现梗阻、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时,可进行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可解决患者进食梗阻问题,改善营养状况;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虽不能完全清除肿瘤,但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化疗
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化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奥沙利铂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使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辅助化疗:手术后进行化疗,主要是为了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一般在术后34周开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化疗周期通常为46个疗程。
姑息性化疗:对于无法手术且病情进展的患者,姑息性化疗可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基因检测结果等综合制定。
3.放疗
术前放疗:与新辅助化疗类似,可使肿瘤体积缩小,降低癌细胞活性,提高手术切除率。研究表明,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术后放疗:对于手术切缘阳性、区域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根治性放疗:对于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的患者,根治性放疗可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的目的。
4.靶向治疗: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在贲门癌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如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贲门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率。此外,还有一些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点的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目前,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用于晚期贲门癌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对于部分晚期贲门癌患者,免疫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化疗药物剂量可能需要适当降低,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在治疗贲门癌的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应激反应等因素,血糖可能波动较大,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对于心脏病患者,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有一定毒性,需谨慎选择药物,并密切观察心脏功能。
3.身体虚弱患者:身体虚弱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常规的治疗强度。在治疗前,需通过营养支持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如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