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的治疗
贲门癌治疗方法依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及合并疾病等决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前者用于早期且身体好的患者,可提高长期生存率,后者针对中晚期缓解进食梗阻。放疗有术前、术后及根治性放疗,分别提高切除率、降低复发风险、控制肿瘤。化疗含术前、术后及姑息化疗,降期、防复发、控肿瘤。还有靶向与免疫治疗,如HER2阳性用曲妥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因耐受性差需调整治疗强度,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要关注基础病变化,有其他肿瘤病史患者需考虑既往治疗影响。
一、贲门癌治疗概述
贲门癌的治疗方法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年龄、心肺功能等)、合并疾病等因素。总体治疗策略通常包括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对于早期贲门癌(如TNM分期Ⅰ期),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根治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包括部分胃体、食管下段等,以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早期贲门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70%。对于年龄相对较轻、心肺功能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适合采用根治性手术。
2.姑息性手术:对于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当肿瘤无法完全切除,但出现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时,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可解决患者进食梗阻问题,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一般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创伤的患者,姑息性手术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
三、放射治疗
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贲门癌,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相关研究显示,术前放疗联合手术较单纯手术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例如,一些临床试验表明,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手术切除率可提高10%20%。
2.术后放疗:对于术后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放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3.根治性放疗:对于一些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根治性放疗可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四、化学治疗
1.术前化疗:也称为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能消灭潜在的微转移灶。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类、铂类等。多项研究证实,术前化疗联合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术后化疗:对于病理分期为Ⅱ期及以上的患者,术后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3.姑息化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姑息化疗可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五、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1.靶向治疗:随着对贲门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一些靶向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如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贲门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2.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在晚期贲门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需要评估患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状态。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手术、放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治疗强度。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可能需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调整放疗方案。原因在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过高强度的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患者,在治疗贲门癌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例如,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血糖可能出现波动,需加强血糖监测和调控。这是因为放化疗可能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代谢,导致血糖不稳定,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3.有其他肿瘤病史患者:此类患者再次患贲门癌,在治疗时需考虑既往肿瘤治疗对身体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例如,若既往接受过胸部放疗,此次贲门癌放疗时需注意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的调整,避免正常组织受到过度照射,增加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