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节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民福康

肾结节的形成与遗传、环境、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方面,像多囊肾(ADPKD和ARPKD)、结节性硬化症等遗传性疾病,因特定基因突变可致肾结节。环境因素中,长期接触镉、铅等重金属及吸烟会促使肾结节形成。疾病因素里,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感染以及肾小球肾炎等肾脏自身疾病可引发结节。其他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导致肾脏功能衰退、肥胖致使体内代谢紊乱,均增加肾结节发病风险。此外,儿童肾结节多与遗传有关,孕期发现肾结节处理需谨慎,老年人肾结节检出率高且需综合评估,有肾脏病史人群再次发病风险高,不同特殊人群都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遗传因素

1.某些遗传性疾病与肾结节形成密切相关。如多囊肾,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ADPKD患者,囊肿基因PKD1或PKD2发生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形成多个囊肿,这些囊肿可视为特殊的肾结节,随年龄增长囊肿数量和大小增加,40岁左右症状渐明显。研究显示,约50%携带突变基因个体在60岁时进展为肾衰竭。ARPKD相对罕见,致病基因主要是PKHD1,发病早,多在婴幼儿期出现症状,肾脏出现多发囊肿结节。

2.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TSC1或TSC2基因突变所致,累及多器官系统,肾脏是常见受累器官,可形成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肾结节。这种病患者出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风险较高,部分患者多个结节可影响肾脏功能。

二、环境因素

1.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会损害肾脏。研究表明,职业接触镉人群,肾小管损伤风险增加,进而可能促使肾结节形成。长期暴露于含镉环境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发生基因损伤、异常增殖,引发结节。一些地区土壤、水源受重金属污染,当地居民肾结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2.吸烟对肾脏健康不利。香烟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肾脏,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还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肾脏细胞,增加肾结节发病风险。吸烟人群患肾结节几率比非吸烟人群高,且吸烟量与风险呈正相关,每天吸烟超过20支人群风险更高。

三、疾病因素

1.感染因素,如慢性肾盂肾炎。细菌等病原体反复侵袭肾盂、肾盏,引发炎症,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形成结节。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肾脏反复感染,肾实质破坏、修复过程中,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结节。此外,肾结核,结核菌感染肾脏,初期在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结核病灶,随病情进展,可融合形成干酪样坏死灶,部分可表现为结节状。

2.肾脏自身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肾小球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纤维化,部分区域可形成结节样改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球部分节段出现硬化性病变,肉眼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结节样表现。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增长,肾脏功能生理性衰退,肾脏细胞代谢、修复能力下降。老年人肾脏易出现退行性改变,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概率增加,肾结节发生率随之升高。60岁以上人群肾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可能与肾脏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变化有关。

2.肥胖也与肾结节形成有关。肥胖者体内脂肪代谢紊乱,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加,这些因素可影响肾脏血流、代谢,促进肾脏细胞增殖、纤维化,增加肾结节发病风险。肥胖人群患肾结节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体重指数(BMI)超过30kg/m2人群风险更高。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肾结节多与遗传性疾病相关,如ARPKD。若家族有遗传性肾病病史,孕期应做好产前诊断。儿童肾结节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因儿童肾脏尚在发育阶段,结节可能对肾功能影响更大。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过度治疗。

2.孕妇:孕期肾脏负担加重,若发现肾结节,处理需谨慎。一方面,某些检查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需权衡利弊选择合适检查方法。另一方面,治疗药物选择受限,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肾结节检出率高,部分因肾脏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功能,加重肾结节对肾脏损害。发现肾结节后,除评估结节本身,还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综合制定治疗和监测方案,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

4.有肾脏病史人群:如曾患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脏已有一定损伤,再次出现肾结节风险高。这类人群应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变化。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肾结节发生和进展风险。

了解疾病
体检
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检查。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结节就是肾癌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彩超检查提示肾结节不一定是肾癌,也不排除是良性疾病引起,比如肾囊肿、错构瘤、脂肪瘤、纤维瘤等。患者可以通过增强CT检查进行判断,如果提示结节边界不清楚,也不排除是肾癌的可能性,最好能够在CT下穿刺活检,也可以直接取病理活检,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检查明确是患有肾癌引起,在早期阶段进行手术根治性切除;对
肾结节是什么病严重吗?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结节即早期肾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从影像学上看,若是钙化或是局部组织的变硬,则问题不大;若是恶性的,就得要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若恶性肿瘤不大,则可经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肾结节1cm严不严重?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脏结节按照大小划分大致可以判断情况。1cm以下小结节是一般不需要担心的。大的结节需要做病理检查报告的,确定为良性结节后,就不用担心,良性的结节不会癌变的。可以到医院做病理检查,确定结节的性质。平时注意身体营养的补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肾结节1cm严重吗?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脏结节按照大小划分大致可以判断情况。1cm以下小结节是一般不需要担心的。大的结节需要做病理检查报告的,确定为良性结节后,就不用担心,良性的结节不会癌变的。可以到医院做病理检查,确定结节的性质。平时注意身体营养的补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肾结节是什么病严重吗?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结节即早期肾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从影像学上看,若是钙化或是局部组织的变硬,则问题不大;若是恶性的,就得要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若恶性肿瘤不大,则可经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肾结节怎么回事?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双肾的结节是指双肾内存在的实性病变,但病变的性质不确定,因此被称为结节性病变。其也可能为肾脏良性疾病,像肾脏错构瘤和黄色素瘤等,也有可能是肾脏恶性疾病,像肾脏的转移瘤等,需要你到医院来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
肾结节如何治疗?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肾结节又叫做肾脏肿瘤,可能是肾脏局部组织变硬以及钙化所导致的,如果在患上肾结石的症状,可以暂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表现出了不适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治疗后还要多注意休息,尽量防止做一些剧烈的运动锻炼,并且还要以清淡饮食为主。
肾结节是怎么形成的?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结石的形成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代谢因素,第二个是尿液引流因素。肾结实形成最普遍的原因,是由于日常饮食不当,一些高浓度的物质,比如草酸、钙在体内大量堆积,导致代谢负担,逐渐形成结晶,最终导致结石。结石如果不尽早治疗,随着结石的增大,或者生长位置不好,很容易导致尿路阻塞,形成尿路粘膜损害,直接导致肾功
肾结节就是肾癌吗?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结节未必就是肾癌,因为肾结节主要指的是肾脏肿瘤,而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肾癌一般指的是肾脏恶性肿瘤,因此肾结节不一定是肾癌,往往需完善病理活检方能明确肿瘤的性质。如果肾结节患者指的是恶性的肾脏肿瘤,则需尽快进行手术切除,术后需采取靶向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或者是化学治疗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要
肾结节就是肾癌吗?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结节并不一定就是肾癌,肾结节指的是肾部出现了实质性的包块,在临床上肾癌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可能是肾错构瘤等良性结节,男性需要做CT肾血管成像、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若明确是肾癌的病症,需要给予根治性肾切除治疗,对于早期的患者尽量保留同侧的肾上腺,若是局部区域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需要给予淋巴结清扫术
怎么判断肾结节是良性的
王晓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判断肾结节是否是良性,需要做活检才能确定,肾脏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但少数也存在恶性的可能。肾结节通常和慢性肾炎或肾囊肿等疾病相关,良性结节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恶性结节则需要采取手术处理。患者平时要注意适当多活动,对身体恢复有利。
肾结节有什么症状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肾结节如果是轻微患者,可能没有很明显症状。如果结节比较大,有些会出现血尿、尿频、尿急现象,还有些会出现精神下降、乏力表现。发现肾结节要进一步完善肾脏造影等检查,评估目前病情,如果是小的结节,可以定期复查,如果是比较大结节,要进行手术切除。
肾结节要注意什么
戴利军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三甲
肾结石应按时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明确判断结石大小、变化程度。如果结石体积发生变化,应立即手术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发展。如患者存在其他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对肾脏造成影响。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吃低盐、低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同时密切观察身体情况,如果出现疼痛异常,应及时就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