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部分患儿还存在智力、感觉、认知、睡眠等方面的问题。
1.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亲近没有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伙伴关系,不会分享快乐,遇到困难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2.交流障碍:这是孤独症患儿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他们语言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在2-3岁前有表达性语言,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语言刻板,重复,鹦鹉学舌,且语言内容异常,常存在即刻模仿、延迟模仿、无意义模仿等表现。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孤独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某些特殊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迷恋,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嗡嗡声或天气预报等。他们还会反复重复一些动作或行为,如拍手、跳跃、用脚尖走路等。
4.其他症状:部分孤独症患儿可能还存在智力、感觉、认知、睡眠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其他行为或情绪问题。如果怀疑孩子有孤独症,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孤独症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