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严重行为;耐心制定阶段性目标,不急于消除不当行为而应慢慢减少;创造良好环境以减少孩子不安情绪;缓慢介入,不能反复旋转或阻止,与孩子做朋友、做相同动作使其慢慢接受;不用强烈语气告诉孩子该做或不该做什么;孤独症孩子重复性行为不能阻止,要倾向性慢慢纠正。
一、避免孩子产生严重行为:要时刻关注孤独症孩子的状态,尽可能预防可能导致严重行为出现的因素,如避免过度刺激等,以确保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耐心制定阶段性目标,慢慢减少不当行为: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不能操之过急地想要立刻消除,而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逐渐减少。
三、创造良好环境减少不安情绪: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稳定的环境,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这样能有效缓解孩子的不安情绪,让其更有安全感。
四、缓慢介入且不能反复旋转或阻止:在与孩子互动时要慢慢地进行,介入后不能随意改变或频繁阻止孩子,而是要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模仿孩子做相同的动作,从而让孩子逐渐接受自己。
五、不用强烈语气指示孩子:和孩子交流时,切勿使用强烈的语气来告知孩子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和抵触情绪。
六、对待重复性行为的正确方式:当孤独症孩子有重复性行为时,一定不能强行阻止,而是要有策略地、倾向性地进行慢慢纠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接受并改正。
总之,护理孤独症患者需要多方面的细心和耐心,要从各个方面为孩子考虑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