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引起的胆囊炎症,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其病因主要包括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饮食和定期体检。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胆囊管扭转、胆囊肿瘤等。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
其他因素:如创伤、手术、暴饮暴食、高脂肪饮食等。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升高。
腹部超声:可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等。
CT、MRI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解痉药、利胆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道感染等。
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定期体检:有胆道疾病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症状多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此外,孕妇在孕期和产后也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需要特别关注。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