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各阶段持续时间不同,治疗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预防方法是接种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飞沫传播。它主要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在这些细胞内繁殖,导致呼吸道炎症和损伤。患者在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随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咳嗽、流涕、发热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咳嗽会逐渐加重,成为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每次咳嗽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咳嗽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在痉咳期,患者可能会因为剧烈咳嗽而导致面部青紫、呕吐、大小便失禁等。
百日咳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卡他期通常持续1~2周,此时患者的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但咳嗽逐渐加重。痉咳期可持续2~6周,是百日咳的主要症状阶段。恢复期通常持续2~3周,咳嗽逐渐减轻,病情逐渐恢复。
对于百日咳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如止咳、化痰、平喘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隔离患者,避免传播给他人。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百日咳疫苗。目前,我国将百日咳疫苗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百日咳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病等。因此,对于这些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等,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如果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或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