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有什么表现
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等性格特点,目前认为其与遗传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分离症状的主要表现为:
1.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嚎啕痛哭、捶胸顿足、撕衣毁物、碰壁撞头,甚至以死相威胁,意识障碍,尽情发泄,一般历时数十分钟即可自行缓解。
2.意识障碍:患者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或意识朦胧,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时断时续。
3.漫游:患者突然出走,到处游荡,历时数小时、数天,清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
4.假性痴呆:给人傻呆、幼稚的感觉。
5.双重和多重人格:表现为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
6.精神病状态:患者言语零乱、情绪不稳、行为紊乱,常因幻觉、妄想而躁动不安,甚至出现违法行为。
转换症状的主要表现为:
1.运动障碍:可表现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瘫痪、肢体震颤、行走不能等。
2.感觉障碍:可表现为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癔症性耳聋等。
3.抽搐大发作:发作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大小便失禁,一般历时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癔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期,女性多于男性。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而发病。此外,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等也有关。
对于癔症患者,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心理治疗是癔症治疗的重要方法,包括暗示治疗、催眠治疗、行为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治疗躯体症状。物理治疗包括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对于癔症患者,应给予理解、支持和关爱,避免歧视和偏见。同时,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