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需终身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可找到病因,占高血压患者的10%以下,需针对病因治疗。
1.原发性高血压
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病因: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
症状: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有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主要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及时进行治疗。
2.继发性高血压
定义:继发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病因: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
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药物性高血压等。
症状: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的种类和病情的轻重。例如,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出现代谢紊乱、性功能异常等症状。
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调整内分泌功能;心血管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治疗心血管病变等。同时,继发性高血压也需要进行降压治疗,治疗方法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同。
预防: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例如,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等,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等。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