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
呼吸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一、定义和病因
1.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病因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严重时可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2.发绀
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青紫色。
3.精神神经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
可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5.其他症状
三、辅助检查
1.血气分析
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碱平衡情况。
2.肺功能检查
包括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可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3.X线检查
可了解肺部有无病变。
4.其他检查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了解心脏功能情况。
四、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2.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根据病情给予高浓度吸氧或无创通气、有创通气等。
3.控制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纠正措施。
5.营养支持
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6.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浓度,注意保持吸氧管道的通畅。
3.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翻身、叩背、吸痰等方法。
4.机械通气护理
掌握机械通气的参数和操作方法,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参数。
5.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6.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六、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等。
3.告知患者避免诱因的重要性,如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设备,如氧气流量表、雾化吸入器等。
5.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和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在护理呼吸衰竭患者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