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什么表现
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在社交障碍方面,眼神交流异常、漠视他人、社交互动缺乏主动性且难以理解社交规则;语言发展迟缓,表现为发育延迟、语言形式异常和功能障碍;有重复刻板行为,如身体动作刻板、坚持固定模式;兴趣狭窄,兴趣内容局限且强度异常;还存在感知觉异常,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方面有不同表现。
一、社交障碍
1、眼神交流异常:多数自闭症儿童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眼神对视回避的情况,例如在与他人互动时,很少主动注视对方眼睛,与家人目光交汇的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儿童。研究发现,正常婴儿在2-3个月时就开始有频繁的眼神交流,而自闭症儿童这种眼神交流的发展往往滞后。
2、对他人存在漠视:对他人的呼唤缺少回应,像是家长呼喊孩子名字,他们可能无动于衷,仿佛没听见。这与正常儿童在听到声音后会转头寻找声源形成鲜明对比。相关临床观察表明,自闭症儿童对他人声音的定向反应显著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3、社交互动缺乏主动性:不主动与同龄人发起游戏或互动,在集体活动场景中,常独自玩耍,不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据调查,在幼儿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自闭症儿童主动发起社交互动的频率远低于正常儿童。
4、难以理解社交规则:在与他人交流时,不懂得轮流发言,比如别人说话时会突然打断。在分享玩具等方面也存在困难,不理解分享的概念,难以融入集体社交环境。
二、语言发展迟缓
1、语言发育延迟: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语言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同龄人,正常儿童一般在1岁左右开始叫“爸爸”“妈妈”,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到2岁甚至更晚才开始有简单的语言发音。有研究统计,约7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2、语言形式异常:即便有语言,也常出现语言形式的怪异,比如鹦鹉式语言,即重复别人刚刚说过的话,像家长说“吃饭了”,孩子也跟着重复“吃饭了”,且不理解话语背后的意义。还有代词使用错误,常分不清“你”“我”“他”,例如会说“你要喝水”,实际表达的是自己要喝水。
3、语言功能障碍:语言往往用于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用于社交沟通。比如只是说“我要饼干”来获取饼干,很少用语言来分享感受、表达想法或进行对话互动。
三、重复刻板行为
1、身体动作刻板:常见的有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动作往往是无目的的,反复进行。比如长时间盯着旋转的玩具车车轮,一看就是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研究表明,这种重复刻板行为在自闭症儿童中发生率较高。
2、坚持固定模式:对生活中的一些模式或顺序要求固定,如每天走相同的路线去幼儿园,一旦路线改变就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吃饭时餐具摆放位置固定,若位置变动就会拒绝用餐。临床观察发现,这种对环境和生活模式的固执坚持在自闭症儿童中较为普遍。
四、兴趣狭窄
1、局限兴趣内容: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和强烈兴趣,如只喜欢研究地图、排列物品等,对其他孩子普遍感兴趣的玩具、游戏等缺乏兴趣。例如,有些自闭症儿童可以长时间沉浸在研究城市地铁线路图中,对周围其他事物毫不关心。
2、异常兴趣强度: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超正常范围,而且这种兴趣往往持续时间长且难以转移。比如对某一款拼图玩具痴迷,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这个拼图,即使玩了很长时间也不会感到厌倦。
五、感知觉异常
1、听觉敏感或迟钝: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如听到吸尘器的声音、鞭炮声就会表现出惊恐、烦躁不安,而对一些正常的呼唤声却反应迟钝。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听觉感知的阈值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
2、视觉异常:有的可能对某些颜色、光线特别敏感,喜欢盯着闪烁的灯光看。或者在视觉搜索方面存在困难,比如在一堆玩具中找出特定的玩具比正常儿童花费更长时间。
3、触觉异常:有些自闭症儿童不喜欢被人触碰,穿衣时对材质也很挑剔,若衣服材质不舒服就会拒绝穿。而另一些则可能过度寻求触觉刺激,比如喜欢用身体蹭墙壁等。
4、嗅觉和味觉异常:可能对某些气味过度敏感或偏好,在饮食上,对食物的质地、味道有特殊要求,只吃几种特定的食物,拒绝尝试新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