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药

来源:民福康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有调脂、抗血小板及其他类药物,使用时需关注特殊人群。调脂药中,他汀类可降LDLC,减少心血管事件,但老年人和有肝病史者需注意不良反应;依折麦布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常与他汀联用,儿童使用需谨慎;PCSK9抑制剂强效降LDLC,因价格因素多用于特殊患者,特殊人群使用需权衡利弊。抗血小板药方面,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但长期用有出血风险;氯吡格雷可替代不耐受阿司匹林者,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替格瑞洛起效快、作用强但出血风险高,特殊人群用药需监测。其他药物中,ACEI或ARB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双侧肾动脉狭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硝酸酯类缓解心绞痛,青光眼患者慎用。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需专业医生指导;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需监测指标并提高依从性;特殊病史患者使用对应药物时要关注相关风险。

一、调脂药物

1.他汀类: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使LDLC达标,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应用广泛,但老年人使用时需关注肝功能和肌肉不良反应,因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药物耐受性降低。对于有肝病史患者,用药前需评估肝功能,谨慎选择药物及剂量。

2.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发挥作用,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研究表明,联用可使更多患者LDLC达标。依折麦布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适用,但儿童使用经验相对有限,需谨慎评估。

3.PCSK9抑制剂: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可通过抑制PCSK9蛋白,增加LDL受体数量,从而降低LDLC水平。临床试验显示,这类药物能强效降低LDLC,且可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其使用相对便捷,多为皮下注射。由于价格因素,目前主要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LDLC水平极高的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适用,但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中使用安全性数据有限,需谨慎权衡利弊。

二、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减退、凝血功能可能下降,使用时需更密切监测出血情况。有胃肠道溃疡病史患者,使用前需评估风险,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2.氯吡格雷:为P2Y12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药物。研究显示,其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与阿司匹林有相似效果。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适用,但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剂量调整,因其主要经肝脏代谢,部分经肾脏排泄。

3.替格瑞洛:也是P2Y12受体拮抗剂,起效快、作用强且可逆。与氯吡格雷相比,可更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出血风险也相对较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广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关注出血风险及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

三、其他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除降压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研究表明,对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ACEI或ARB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ACEI可能引起干咳不良反应,若患者不耐受,可换用ARB。不同年龄、性别适用,但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常见ACEI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2.硝酸酯类:主要用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绞痛症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作用。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适用,但青光眼患者慎用,因可能升高眼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多可逐渐耐受。

温馨提示:

1.儿童:动脉粥样硬化在儿童期相对少见,但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因素时需关注。若儿童需使用上述药物,必须在专业儿科医生评估指导下进行,因儿童肝肾功能等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代谢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许多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如他汀类药物可能致畸,ACEI和ARB在孕期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因此,若处于孕期或哺乳期,务必告知医生,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等。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上述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可能较差,家属需加强监督和提醒。

4.特殊病史患者:有肝病史患者,使用他汀类等经肝脏代谢药物时需谨慎评估肝功能;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其他影响凝血药物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出血风险增加,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有胃肠道溃疡病史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时,需注意保护胃黏膜,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

了解疾病
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的意思是血液当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动脉内膜下造成动脉僵硬,失去弹性。因其沉积的部位不同,可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等。随着病变进展粥样斑块可以向管腔内突出,造成管腔变窄,远端血流减少,影响组织器官供血。此外有的斑块不稳定,容易自发破解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到血管,血管腔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脂质以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如果斑块脱落容易造成栓塞,病人会表现出胸闷胸疼,如果表现出肺栓塞甚至会造成死亡。冠状动脉硬化可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多见的慢性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心肌的缺血性病变。病人会表现为胸憋、气短、心悸、甚至是胸痛等表现,这种疾病严重者,还可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甚至是心源性猝死。因此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比如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支架治疗、或者是搭桥手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正常是缓慢进行的一种疾病,正常病情多发生在童年的时候。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遗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血脂异常造成的,病情早期一般症状不是很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表现出胸闷和胸痛症状,此外还有可能会造成头晕,甚至会造成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腹痛和腹胀。平常尽量不要天天喝酒,此外还要控制好自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发生了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造成管腔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表现出狭窄,主动脉内膜局部有脂质沉着,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称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大多无任何症状,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发病和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和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治疗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等药物,不过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不能将已经病变的血管恢复正常。手术治疗主要是在狭窄的血管处放入支架,以恢复正常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烟,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按照部位可以分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治疗的方法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同时控制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是哪里?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后一般好于病人身体的冠状动脉和大脑以及身体的颈动脉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不同会使病人的身体症状有所不同,脑动脉和身体的颈动脉表现出硬化,会使病人的身体容易表现出肢体乏力和头晕头痛的症状,还可能会造成病人身体表现出偏瘫,冠状动脉表现出硬化的病人容易表现出心悸和胸闷的症状,还可能会使病
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会造成二者弹性变小、管腔狭窄、血管变脆,进而造成流经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减少,进而造成主动脉给全身及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量减少,最终造成全身各个系统及脏器缺血、缺氧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缺乏,进而容易造成各个系统及脏器因缺血缺氧而使其功能下降甚至坏死,比如冠心病造成的心肌梗
动脉粥样硬化能治愈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完全治愈,但是经过治疗能缓解病情发展。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分可以消退,这说明经过控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治疗。
高血压会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高血压长期对管壁有大的压力,就会损伤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实际上就是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病,一定要积极防治,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降压,我们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让血药浓度是比较稳定的,而尽量少用短效药物,因为短效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以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此时实际上就是对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管壁的损害,当管壁损害以后,薄弱后就会破裂,破裂之后出现脑出血,如果管壁损害了以后形成斑块,越长越厚,使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塞,就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叫脑梗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吗
李锦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往往会引起心、脑、肾疾病,在心脏方面,会引起冠心病。严重冠心病比如心肌梗死,会危及到人生命,引起脑子并发症,临床上常见于脑出血、脑卒中、脑血栓形成。在肾脏方面,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所以在临床上比较严重。如果患者检查出有动脉粥样硬化,往往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出现胆固醇沉积,从而表现为粥样硬化。主动脉内壁的细胞会吞噬胆固醇,胆固醇进入到血管壁,就可以表现为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甚至会出现动脉壁溃疡或者出血。动脉血管分支处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主动脉硬化意思是主动脉出现了一定程度硬化,主动脉弹性功能下降,主动脉硬化发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危险因素,三高危险因素也会促进动脉硬化进展。主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动脉硬化快速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任何部位,一般出现在血管分叉处或者血管走形弯度比较大的部位以及局部有心肌桥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流容易发生湍流,导致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容易引起粥样硬化而导致斑块形成。因此,积极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