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需综合评估血栓栓塞风险。
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呈阵发性,可自行终止。虽然其发作时间相对较短,但同样存在血栓形成和脱落的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用CHADS?-VASc评分系统来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
如果评分≥2分,说明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一般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预防脑卒中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若评分<2分,血栓栓塞风险相对较低,可暂不进行常规抗凝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过,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