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是宝宝常见的心脏发育现象,是胎儿时期心脏的正常生理通道,多数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会自然闭合,但少数情况下未闭可能带来健康风险,需要持续关注。
在胎儿时期,卵圆孔是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通道,由于胎儿肺尚未进行气体交换,为保证血液能绕过肺循环,卵圆孔保持开放状态,使血液从右心房直接流入左心房。
宝宝出生后,随着第一声啼哭,肺开始进行气体交换,肺循环阻力下降,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会逐渐功能性闭合。多数婴儿在出生后1年内卵圆孔会自然解剖闭合,如果超过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单纯的卵圆孔未闭,且分流量较小,多数宝宝没有明显症状,对生长发育和心脏功能也无明显影响,通常在体检做心脏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然而,少数情况下,较大的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反常栓塞,即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引发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
对于卵圆孔未闭的宝宝,医生会根据其年龄、分流量大小、是否出现相关症状等综合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干预。较小的卵圆孔未闭且无症状者,一般只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卵圆孔闭合情况;如果存在明确的相关症状或分流量较大,可能需要通过介入封堵术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