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急性炎症,胃窦糜烂建议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遵循规律饮食原则,定时定量用餐,避免过饥过饱。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蔬菜泥等,这些食物不会给胃部带来过多消化负担。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酒精等,它们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2.药物治疗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这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有效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糜烂面愈合。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在酸性环境下能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胃黏膜表面,防止胃酸、酶及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袭,同时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如果检查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一般采用四联疗法,即1种PPI+1种铋剂+2种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当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不适症状。
3.手术治疗
对于胃窦糜烂面积较大、出血风险高或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考虑内镜下治疗。常见的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通过内镜将病变的胃黏膜组织切除,既能去除病灶,又能明确病理诊断。
如果病情发展为胃穿孔、胃出血经内镜治疗无效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如胃部分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