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纵隔是一种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表现为宫底有结缔组织为主的脊突向宫腔,双宫角深邃,宫腔容积较小,可导致原发性不孕或难治性不育症,其危害包括导致习惯性流产、不孕和影响胎儿发育,诊断依靠超声等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等。
子宫纵膈根据不同的类型,其表现和危害也不同:
完全性子宫纵隔:纵隔末端到达或超过宫颈内口,常伴有阴道纵隔。
不完全性子宫纵隔:纵隔末端未到达宫颈内口,根据分隔宫腔的程度分为不完全纵隔和不全纵隔。
子宫纵隔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导致习惯性流产:据资料统计,近15%~25%的反复流产是因为子宫纵隔。这是因为纵隔子宫较正常子宫肌层血管少,纤维组织多,妨碍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导致不孕:出现子宫纵隔,会使子宫的外形发生改变,宫腔变形,不利于精子上行,以及受精卵着床和胎儿发育。
影响胎儿发育:纵隔子宫就算能正常怀孕,其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也较高。
子宫纵隔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
子宫纵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纵隔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子宫纵隔患者在备孕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提高受孕率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