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非真性肿瘤,由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形成,病因包括外耳道狭窄或耵聍栓塞、慢性炎症,可出现耳部堵塞感、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耳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外耳道清洁、积极治疗耳部炎症、定期体检。
1.病因:
外耳道狭窄或耵聍栓塞:导致外耳道内耵聍无法正常排出,耵聍堆积、上皮化生,进而形成胆脂瘤。
慢性炎症:长期慢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上皮化生,形成胆脂瘤。
2.症状:
耳部堵塞感:是外耳道胆脂瘤最常见的症状。
听力下降:可因胆脂瘤堵塞外耳道或并发中耳炎导致。
耳部疼痛:若胆脂瘤继发感染,可出现耳部疼痛。
其他: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鸣。
3.诊断:
耳镜检查:可发现外耳道内有灰白色或黄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堆积,严重者可堵塞外耳道。
影像学检查:如颞骨CT等,可帮助了解胆脂瘤的范围和骨质破坏情况。
4.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无明显症状的外耳道胆脂瘤,可定期观察。
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同时修复外耳道和中耳的结构。手术方法包括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外耳道成形术等。
5.预防:
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外耳道进水,不要自行挖耳。
积极治疗耳部炎症:及时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定期体检:有耳部疾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定期进行耳部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如有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