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的护理常规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提供营养支持、关注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以及有无脑脊液漏、鼻出血、耳出血等症状。
2.体位护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头部保持中立位,避免头部转动和震动。如果有脑脊液漏,应将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引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4.预防感染:保持头部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有脑脊液漏,应每天更换敷料,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5.饮食护理: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如果有吞咽困难,应给予鼻饲饮食。
6.心理护理: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7.并发症护理:
颅内感染: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腰椎穿刺或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脑脊液漏:如果脑脊液漏持续时间较长,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并保持头部伤口清洁干燥。
鼻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止血治疗。
耳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止血治疗。
8.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头部受伤,保持头部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颅底骨折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护理等。同时,患者出院后也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头部受伤,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