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是什么意思
恶性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与妊娠、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有阴道流血、子宫增大、腹痛、卵巢黄素化囊肿等,诊断主要依靠血β-HCG测定、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随访,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恶性葡萄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妊娠: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滋养细胞可发生增生,甚至恶变。
2.年龄: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偶尔发生在绝经后。
3.营养状况:维生素A、胡萝卜素缺乏,可能与恶性葡萄胎的发生有关。
4.其他:卵巢功能不健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增加恶性葡萄胎的发生风险。
恶性葡萄胎的主要症状包括:
1.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量多少不定。
2.子宫增大: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软。
3.腹痛:一般不剧烈,可表现为隐痛。
4.卵巢黄素化囊肿:常为双侧性,大小不一,可发生蒂扭转,引起急腹痛。
5.转移症状:可转移至肺、脑、肾等部位,引起相应的症状。
恶性葡萄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1.血β-HCG测定:是诊断恶性葡萄胎的重要指标。
2.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及卵巢情况。
3.诊断性刮宫:有助于明确诊断。
恶性葡萄胎的治疗主要包括:
1.化疗:是恶性葡萄胎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等。
2.手术治疗:适用于化疗后残留或耐药的患者。
3.随访:定期复查血β-HCG及超声,了解病情变化。
恶性葡萄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发展为绒癌,预后较差。
恶性葡萄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治疗后应严格避孕,一般避孕2年。有生育要求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