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下鼻甲肥大是什么意思
双侧下鼻甲肥大是由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等引起的鼻甲黏膜水肿、肥厚,常见症状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检查可见鼻甲黏膜肿胀、表面不平,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治疗原发病、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等。
1.病因
局部因素: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等可导致鼻腔长期受到刺激,引起鼻甲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导致鼻甲肥大。
全身因素: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内分泌失调、长期慢性疾病等可导致鼻甲黏膜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鼻甲肥大。
2.症状
鼻塞:为双侧下鼻甲肥大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可随体位改变。
流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可向后流入咽喉部,引起咳嗽、多痰等症状。
嗅觉减退:由于鼻甲肥大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可影响嗅觉功能。
头痛、头晕:当肥大的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同侧头痛,也可引起三叉神经痛。
3.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甲黏膜肿胀、表面不平,呈桑葚样改变,触之柔软,对麻黄碱收缩反应敏感。
鼻内镜检查:可更清楚地观察鼻腔黏膜情况,了解鼻甲肥大的程度及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等情况。
鼻窦CT检查:有助于了解鼻窦的情况,排除鼻窦炎等疾病。
4.诊断
根据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结合前鼻镜、鼻内镜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5.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减轻鼻甲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症状。同时,应积极治疗鼻腔炎症等原发病。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鼻中隔偏曲等情况的患者。手术方法主要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等。
6.预防
积极治疗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等原发病。
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
总之,双侧下鼻甲肥大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可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预防,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