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脓肿病因
肾脓肿病因多样,主要包括: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细菌入血播散至肾,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上行性感染,多由下尿路感染逆行蔓延,女性及特定生理时期、有相关疾病或操作的人群更易发生;直接蔓延,肾脏周围组织器官感染直接累及肾脏;淋巴道感染,相对少见,细菌经淋巴管蔓延至肾;肾脏自身因素,如发育异常、外伤、长期卧床等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或细菌易侵入,增加发病风险。
一、肾脓肿病因
1.血源性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这是常见病因之一。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如皮肤疖肿、痈、呼吸道感染、骨髓炎等,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入血,随血流播散至肾脏,在肾皮质内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这些小脓肿可融合成较大脓肿。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血源性感染引发肾脓肿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糖分高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白细胞功能受影响,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血源性感染致肾脓肿几率。
2.上行性感染:多由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未及时控制,细菌逆行向上蔓延至肾盂,进而侵犯肾实质形成脓肿。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女性因尿道短而直,相比男性更易发生上行性感染,尤其在性生活后、月经期、妊娠期,因生理结构及激素变化,阴道及尿道黏膜防御功能改变,细菌更易侵入。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输尿管反流者,也会增加上行感染引发肾脓肿风险。
3.直接蔓延:肾脏周围组织器官的感染,如肾周蜂窝织炎、腰椎结核寒性脓肿等,若未有效控制,感染可直接蔓延至肾脏,导致肾脓肿形成。例如肾周脓肿与肾脏紧密相邻,炎症可突破组织间隙累及肾实质。
4.淋巴道感染:较少见,盆腔、腹腔等部位的感染,细菌可通过淋巴管蔓延至肾脏,但这种传播途径相对罕见。理论上,当淋巴管因炎症等原因出现异常通路时,细菌有可能借此进入肾脏引发感染。
5.肾脏自身因素: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多囊肾等,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易滋生细菌,增加肾脓肿发生风险。此外,肾脏曾受过外伤,若伤口处理不当,细菌易侵入肾脏引发感染形成脓肿。长期卧床患者,因肾脏血液循环缓慢,尿液在肾脏内流动也相对缓慢,也增加细菌滋生机会,从而可能引发肾脓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