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不良反应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有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两种类型,一般反应有局部和全身反应,异常反应有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例(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两种情况,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包括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孕妇等,不良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类型
目前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有两种: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
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有时还会出现硬结。这些症状一般会在1~2天内消退。
(2)全身反应:接种后1~2天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持续1~2天后会自行缓解。
2.异常反应
(1)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例(VAPP):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50万~1/100万剂次。VAPP主要发生在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后,通常发生在接种后2~3个月内。
(2)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这是由于OPV株在自然环境中发生变异,导致其具有致病性。VDPV病例通常发生在疫苗接种率低、免疫缺陷患者较多的地区。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由于这类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
2.免疫缺陷者
免疫缺陷者接种疫苗后,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加感染脊髓灰质炎的风险。因此,这类人群不适合接种OPV,而应接种IPV。
3.孕妇
目前尚未有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安全性的研究。因此,建议孕妇在接种疫苗前咨询医生的意见。
四、如何应对不良反应
1.对于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让儿童多喝水、多休息,注意观察症状的变化。
2.如果出现发热,可以根据体温情况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于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提供疫苗接种史,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仍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如实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接种后,应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