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蚕豆病是什么病呢
小儿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因G6PD基因突变导致G6PD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常见症状有贫血、黄疸、发热、呕吐、肝脾肿大等。
一、定义
小儿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
二、病因
G6PD基因突变导致G6PD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三、症状
1.潜伏期
一般为1-3天,也有短至12小时内发病者。
2.症状
(1)贫血: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骤,多数患儿在发病后1-2天内出现贫血,少数病例可在溶血高峰期后才出现贫血。
(2)黄疸:多于发病后2-3天出现,少数病例可在溶血高峰期后才出现黄疸。
(3)发热:多数病例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
(4)呕吐:伴有呕吐,腹泻,少数病例可有浓茶样小便。
(5)肝脾肿大:肝脾肿大,以轻度肿大为主。
四、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
2.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还原率降低。
3.荧光斑点试验
G6PD活性降低。
4.其他检查
血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G6PD缺乏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溶血性贫血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六、治疗
1.去除诱因
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避免使用氧化性药物。
2.支持治疗
(1)纠正酸中毒:根据病情轻重,可给予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
(2)纠正低血糖:给予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3)补充维生素: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等。
3.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严重者,可减轻溶血。
(2)输血:贫血严重者,可输注红细胞。
七、预防
1.避免接触氧化性药物和食物。
2.提倡吃新鲜食物,禁食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
3.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磺胺类、解热止痛类、抗疟疾药物。
4.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及食用蚕豆后,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
八、注意事项
1.有蚕豆病家族史者,应禁食蚕豆及其制品,避免接触氧化性药物。
2.患者在感染、服用氧化性药物、食用蚕豆后,应及时就医。
3.对于G6PD缺乏症患儿,应加强护理,预防感染,避免使用氧化性药物。
4.女性G6PD缺乏症患者在妊娠期间,应注意避免感染、服用氧化性药物、食用蚕豆等。
5.哺乳期妇女在服用氧化性药物后,应暂停哺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