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刺激征的三个主要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是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尿频指单位时间排尿次数增多,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病理性原因包括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少、全身性疾病等,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原因有差异;尿急指有尿意即迫不及待排尿且难以控制,多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机械性刺激、神经系统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尿痛指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疼痛,多因尿道黏膜或周围组织受损伤或刺激,不同性别尿痛原因有别。
一、尿频
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即尿频。尿频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尿频通常由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寒冷等因素引起,一般不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去除诱因后症状可缓解。病理性尿频原因多样,炎症刺激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因子刺激膀胱黏膜,降低其阈值,使膀胱频繁收缩,从而产生尿频;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结石、挛缩等情况,导致膀胱实际可容纳尿液量降低,引起尿频;此外,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性疾病,因机体代谢异常,导致尿液生成过多,也会出现尿频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出现尿频的原因会有所差异,儿童尿频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局部炎症刺激等有关;老年人尿频则常与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关。女性因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频。
二、尿急
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急通常与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有关。当膀胱内尿液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正常情况下逼尿肌缓慢收缩促使排尿。但在尿急状态下,逼尿肌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尿急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尿道和膀胱,引发炎症反应,刺激逼尿肌使其兴奋性增高,出现尿急症状。另外,膀胱结石、异物等机械性刺激也可导致尿急。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影响了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也可能引发尿急。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憋尿可能会损害膀胱的正常功能,增加尿急发生的风险。对于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出现尿急症状。
三、尿痛
尿痛指患者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疼痛。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常为烧灼感,重者痛如刀割。尿痛多由尿道黏膜或周围组织受到损伤或刺激所致。尿道炎时,细菌感染尿道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尿液冲刷炎症部位,产生疼痛;膀胱炎同样会导致尿痛,炎症使膀胱黏膜的痛觉神经敏感性增加,排尿过程中膀胱收缩也会引发疼痛。膀胱结石在排尿过程中,结石移动可能划伤尿道黏膜,造成尿痛。此外,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如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尿道炎,也常伴有尿痛症状。不同性别尿痛的原因存在差异,男性尿痛可能与前列腺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关;女性除泌尿系统感染外,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蔓延至尿道,也可能导致尿痛。对于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出现尿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