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是怎么回事
胃食管反流是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烧心、反流、胸痛、吞咽困难等,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反流的药物、少食多餐、控制体重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注意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病因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一道重要防线,当其功能减弱时,胃酸和胃内容物容易反流到食管。
2.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的蠕动和唾液分泌等清除功能下降,也会导致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刺激食管黏膜。
3.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使胃内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胃酸反流。
4.其他因素:如饮食习惯、妊娠、肥胖、腹水、药物等也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二、症状
1.烧心和反流:这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症状,烧心感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反流则是指胃内容物向上反流到口腔。
2.胸痛: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也可放射到背部、肩部、颈部等部位,常于饱餐后、平卧或弯腰时加重。
3.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可能与食管炎症或食管狭窄有关。
4.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嗳气、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三、诊断
1.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症状、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等,并进行腹部检查。
2.食管pH监测:通过监测食管内pH值,了解反流的发生频率和时间,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3.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和胃的黏膜情况,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4.其他检查:如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等,可帮助了解食管的功能。
四、治疗
1.改变生活方式:这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基础,包括戒烟戒酒、避免饱餐、睡前3小时内不进食、抬高床头等。
2.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等。
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
4.抗反流手术: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肥胖。
2.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的药物。
3.少食多餐,避免过度进食。
4.控制体重,避免腹部压力增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胃食管反流在孕期可能会加重,应避免仰卧,可采用左侧卧位。同时,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2.儿童:儿童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有频繁呕吐、拒食、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的食管和胃功能下降,胃食管反流的风险增加。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