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式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一般可自愈,治疗以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并发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一、症状
1.发热
发热是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通常在38℃~40℃之间,可持续2~4天。
2.咽痛
患儿会出现咽痛,可能会影响进食和吞咽。
3.咽峡部疱疹
在咽峡部,可出现数个至数十个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疱疹通常在1~2天内出现,最后逐渐愈合。
4.其他症状
二、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
(4)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1)退烧药
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注意,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缩短病程。
(2)口腔局部用药
可使用口腔炎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直接喷于口腔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3)抗病毒药物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利巴韦林等药物可能对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对症治疗
如患儿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可使用止咳药、抗感冒药等进行对症治疗。
3.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口疮”“风热乳蛾”等范畴,可采用中药治疗,如银翘散、双黄连口服液等。
4.并发症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并发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如有必要,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特殊人群治疗
1.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在治疗方面,除了上述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烧药,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3)注意口腔护理,可使用淡盐水漱口。
(4)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米汤等。
2.成人
成人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症状相对较轻。治疗方法与儿童相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2)戒烟戒酒。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3.孕妇
孕妇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药物选择上,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4.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较弱,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症状可能较为严重,且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在治疗方面,应积极控制感染,同时关注心肺功能等情况。如有必要,可住院治疗。
总之,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