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如何治疗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基础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与自我管理要点;运动治疗,如散步等有氧运动、股四头肌训练等力量训练及膝关节屈伸活动等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像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经皮神经电刺激等。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糖皮质激素等。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关节镜手术、截骨术、关节置换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药注意不良反应,运动注意安全,手术需评估风险;肥胖人群应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运动员及重体力劳动者减少关节过度使用,患病后调整运动或工作方式。
一、基础治疗
1.健康教育:患者应了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相关知识,明白疾病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例如,知晓肥胖会增加膝关节负担,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2.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少关节压力。研究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以游泳为例,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荷,对膝关节较为友好。
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股四头肌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肌肉,加强其力量可有效减轻关节磨损。有研究显示,通过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可降低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
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膝关节屈伸活动等,可维持关节灵活性,预防关节僵硬。
3.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
冷敷:在关节疼痛急性期,冷敷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使用。
按摩:专业的按摩手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针灸:针刺穴位可调节机体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但需由专业针灸医生操作。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通过皮肤电极输出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常见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但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2.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促进软骨合成,抑制软骨分解,对改善关节功能有一定作用。
3.关节腔注射药物:
玻璃酸钠:可增加关节液的黏稠性和润滑功能,减轻关节磨损,缓解疼痛。
糖皮质激素:在关节炎症较重时,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炎症,但不宜频繁使用。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通过关节镜进行清理、修复等操作,可改善关节功能。
2.截骨术:对于存在下肢力线异常的患者,通过截骨改变关节负重面,减轻病变部位压力,延缓病情发展。
3.关节置换术:当保守治疗无效,关节疼痛严重,功能障碍明显时,可考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使用药物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运动治疗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安全性,避免摔倒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权衡手术风险。
2.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因为体重每增加1千克,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在行走时会增加约36倍。减肥有助于减轻膝关节负担,延缓病情发展。
3.运动员及重体力劳动者:减少关节过度使用和损伤,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工作中注意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膝关节负重动作。若已患病,应根据病情调整运动或工作方式,必要时暂停高强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