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提示如下: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用于轻、中度患者,美沙拉嗪剂型多样且不良反应少)、糖皮质激素类(泼尼松等用于中重度活动期,布地奈德全身不良反应少)、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者,甲氨蝶呤用于激素抵抗或不耐受者,均需监测相关指标)、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用于中重度对传统治疗无效者,使用前需筛查感染性疾病);特殊人群中,儿童首选氨基水杨酸类并依体重调剂量,用糖皮质激素关注生长发育,生物制剂使用经验有限;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时注意不良反应及感染风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氨基水杨酸类相对安全,糖皮质激素权衡利弊,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一般不建议用,哺乳期用药咨询是否停哺乳;有肝肾功能不全或感染病史者,用药需考虑对肝肾功能影响及感染复发风险。
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1.柳氮磺吡啶: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抗炎作用,适用于大多数轻、中度患者。但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美沙拉嗪:包括栓剂、灌肠剂和口服制剂等多种剂型。栓剂和灌肠剂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适用于直肠、乙状结肠病变。口服制剂可作用于全结肠。其不良反应相对柳氮磺吡啶较少,耐受性较好。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泼尼松、泼尼松龙: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迅速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感染、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
2.布地奈德:具有较高的首过代谢效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多用于轻、中度回肠末段、右半结肠病变患者。
三、免疫抑制剂
1.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损害等。
2.甲氨蝶呤:可用于激素抵抗或不耐受的患者,通过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达到免疫抑制作用。同样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四、生物制剂
1.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特异性结合并抑制其生物活性,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前需进行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的筛查,用药过程中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阿达木单抗:也是抗TNFα的生物制剂,皮下注射给药,使用方便,对于传统治疗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
五、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用药需更加谨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一般作为首选,但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密切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缩短疗程。生物制剂在儿童中的使用经验相对有限,需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
2.老年患者: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免疫抑制剂时,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应加强监测。同时,由于老年人感染风险较高,使用生物制剂时要警惕感染的发生,用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使用药物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相对安全,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在孕期使用可能有一定风险,需权衡利弊。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对胎儿的安全性尚不明确,一般不建议使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时,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用药期间需咨询医生是否暂停哺乳。
4.有其他病史患者:如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病史,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影响,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有感染性疾病病史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可能增加感染复发风险,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