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咽炎怎么办
婴儿急性咽炎的应对方法如下:首先要及时就医,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整,保证充足水分,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环境管理,保持空气清新湿润、温度适宜并减少人员流动和刺激性气体接触;口腔护理,进食后喂水或用儿童专用漱口水简单漱口。对症治疗方面,低热物理降温,高热或精神不佳时按医嘱用退热药物,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含片或喷雾剂缓解咽痛。病因治疗上,病毒感染多自限,特殊病毒感染会相应治疗,细菌感染则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按疗程治疗。特殊人群方面,婴儿病情需密切关注,出现严重症状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个人卫生防交叉感染,有过敏史的婴儿用药和进食新食物要谨慎。
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婴儿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家长一旦发现婴儿有发热、哭闹不安、拒食、流口水等疑似急性咽炎症状,需尽快带其前往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近期婴儿有无接触感染源、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等,结合体格检查,主要是查看咽部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疱疹、溃疡等,必要时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进而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二、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保证婴儿摄入充足水分,多喂温开水,这样既能缓解咽部不适,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食物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如小米粥、南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部疼痛。若婴儿因咽部疼痛不愿进食,不要强迫,可少食多餐,保证基本营养供给。
2.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有助于减轻咽部干燥不适感。同时,注意室内温度适宜,一般22℃24℃较为合适,避免婴儿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加重不适。另外,要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避免婴儿接触二手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
3.口腔护理:在婴儿进食后,可适当喂些温开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滋生细菌,降低感染加重的风险。对于能配合的稍大婴儿,也可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进行简单漱口,但要注意避免婴儿吞咽漱口水。
三、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若婴儿体温低于38.5℃,且精神状态尚可,通常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给婴儿贴退热贴,帮助散热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虽未达到38.5℃但婴儿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退热药物。需注意,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布洛芬,具体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2.缓解咽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含片或喷雾剂,以减轻咽部疼痛症状,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产品,且使用方法需遵医嘱。例如,对于年龄稍大一些能够配合的婴儿,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喷于咽部。
四、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多数婴儿急性咽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如果是特殊病毒感染,如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在患病期间,主要通过上述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措施,帮助婴儿缓解症状、度过病程。
2.细菌感染:若明确为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咽炎,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咽炎,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家长务必严格按照医嘱给婴儿用药,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自行停药,需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反复或引发并发症。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婴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急性咽炎期间更需密切关注。由于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要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体温变化、进食及睡眠情况等。若婴儿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频繁呕吐、精神萎靡、惊厥等症状,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在用药方面,家长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照顾婴儿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有过敏史的婴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或新的食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