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手术后遗症有
掌骨骨折手术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如切口感染可致局部红肿疼痛、脓性渗出,严重时扩散影响愈合;骨髓炎累及骨髓腔,治疗棘手)、神经损伤(感觉神经损伤致皮肤感觉异常,运动神经损伤影响手指屈伸)、肌腱粘连(因手术创伤及术后瘢痕形成,导致手指活动受限)、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前者因血供、固定等因素致断端未如期愈合,后者因复位不佳等在异常位置愈合影响外观与功能)、关节僵硬(长时间固定使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手术应谨慎防骺板损伤,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固定难、愈合慢需积极治疗并合理康复,合并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要控好血糖、心脏病要评估监护心脏功能。
一、感染
1.切口感染:手术切口部位可能发生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发热,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影响掌骨骨折愈合进程。据相关研究,掌骨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发生与手术环境、术前皮肤准备情况、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切口感染。
2.骨髓炎:严重的感染累及骨髓腔,出现骨痛、发热等症状。骨髓炎治疗较为棘手,病程往往较长,可导致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严重影响手部功能恢复,甚至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清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与经济负担。
二、神经损伤
1.感觉神经损伤:掌骨周围分布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器械直接损伤、牵拉或术后局部血肿压迫等原因,导致相应区域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手部感觉对于日常生活中握持、触摸物体等精细动作至关重要,感觉神经损伤会影响患者手部功能体验与操作准确性。
2.运动神经损伤:若手术损伤支配手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可导致所支配肌肉出现无力、萎缩,引起手指屈伸活动障碍。如拇长伸肌腱所对应的运动神经损伤,会影响拇指的伸展功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完成捏、抓等动作。
三、肌腱粘连
1.原因:手术过程中对肌腱周围组织的剥离、创伤,术后局部渗出、瘢痕形成等,都可能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2.表现:患者会感到手指活动受限,主动屈伸手指时阻力增大,严重者手指几乎无法正常活动,极大影响手部功能的发挥。例如,握拳、伸指动作无法顺利完成,影响日常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
四、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1.骨折不愈合:多种因素可导致掌骨骨折断端未能如期愈合,如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良、固定不牢固、患者营养不良或存在影响骨折愈合的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等。骨折不愈合使手部持续疼痛,无法正常用力,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2.畸形愈合:手术复位不佳、术后过早活动等原因,可能使骨折断端在异常位置愈合,导致掌骨形态改变。畸形愈合不仅影响手部外观,还会因力线改变,造成手部力学失衡,长期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进一步降低手部功能。
五、关节僵硬
1.形成机制:掌骨骨折术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制动,手部关节活动减少,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等发生挛缩,同时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可导致关节僵硬。
2.影响: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不利,难以完成握拳、伸展等动作,对手部整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掌骨骨折手术应更加谨慎选择。手术可能会对骺板造成损伤,影响骨骼生长,导致手指发育畸形。因此,若非必要,尽量优先选择保守治疗。若必须手术,术后应密切关注骨骼生长情况,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多合并骨质疏松症,骨质较疏松,手术固定难度相对较大,且骨折愈合速度较慢。术后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跌倒等二次损伤。
3.合并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骨折愈合。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术后密切监测血糖,严格遵循医嘱控制饮食与用药。心脏病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脏功能,术中、术后密切监护心脏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