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来源:民福康

胃息肉并非都要切除,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息肉大小上,直径大于1厘米恶变风险高常建议切除,小于1厘米形态规则、病理良性可定期观察;息肉形态不规则恶变风险增加需切除,规则的可视情况复查;病理类型中腺瘤性息肉多为癌前病变应切除,炎性息肉炎症控制后部分可改善,增生性息肉恶变风险低可随访;有腹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即便息肉小或良性也可能切除;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病史、生活方式、性别等也影响判断。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切除息肉术前要全面评估、术后关注恢复;儿童息肉多为良性除非危及生命优先保守观察,手术选创伤小方式;孕妇息肉无症状且恶变风险低暂观察,严重时多学科会诊选合适方式处理并密切监测。

一、肠胃息肉并非都一定要切除

肠胃息肉是指胃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其是否需要切除,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1.息肉大小: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其恶变风险相对较高,通常建议切除。研究表明,较大的息肉由于体积增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及自身细胞的异常增殖等因素,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增大。而小于1厘米的息肉,如果形态规则、病理检查提示良性,可定期观察。例如一些直径在0.5厘米以下的炎性息肉,有可能在消除炎症等因素后自行消失。

2.息肉形态:息肉形态不规则,如表面呈分叶状、菜花状,或基底部较宽、有蒂息肉的蒂较粗短等情况,恶变风险增加,常需切除。此类形态可能反映出息肉细胞的生长方式异常,更易向恶性转化。相比之下,表面光滑、形态规则的息肉恶变可能性小,可视情况定期复查。

3.病理类型:

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有较高恶变风险,一经发现,通常建议切除。其中管状腺瘤恶变率相对较低,约5%;绒毛状腺瘤恶变率较高,可达30%70%;混合性腺瘤恶变率介于两者之间。

炎性息肉:多由肠道炎症刺激引起,在炎症控制后,部分可缩小或消失,一般不需要立即切除,但需密切观察。例如因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炎性息肉,当炎症缓解后,息肉可能随之改善。

增生性息肉:恶变风险低,如无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但如果息肉较大或引起相关症状,也可考虑切除。

4.症状表现:若息肉引起腹痛、腹胀便血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即使息肉较小或病理提示良性,也可能需要切除以缓解症状。例如,息肉导致肠道部分梗阻,引起反复腹痛、呕吐等,为解除梗阻,改善患者状况,应考虑手术切除。

5.患者个体情况:

年龄: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且患癌风险随年龄增加,对于发现的肠胃息肉,若身体状况允许,即使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低,也可能倾向于切除,以降低未来癌变风险。而年轻患者,如息肉为良性且无明显症状,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病史: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慢性炎症病史(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人群,其息肉恶变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对于发现的息肉,更倾向于积极切除。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高脂低纤维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息肉恶变风险。此类患者若发现息肉,即使息肉较小、良性可能性大,也建议切除,并同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性别:一般男性患息肉及息肉恶变风险略高于女性,对于男性患者发现的息肉,评估时可能会相对更积极考虑切除。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若需切除息肉,术前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判断能否耐受手术。如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手术麻醉风险增加,需谨慎选择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术后恢复较慢,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2.儿童:儿童肠胃息肉相对少见,多为幼年性息肉,一般为良性。对于儿童息肉,除非息肉引起严重出血、肠梗阻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应优先选择保守观察。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对其胃肠道功能及身体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若需手术,要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术后密切关注患儿饮食、排便等情况,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3.孕妇:孕期发现肠胃息肉,处理较为棘手。若息肉无症状且恶变风险低,建议暂时观察,待分娩后再进一步评估处理。因为孕期手术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流产早产等风险。若息肉引起严重出血等危及孕妇生命健康的情况,需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后,在合适孕周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手术方式及麻醉药物进行治疗。术后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

了解疾病
分娩
分娩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胃息肉癌变前兆?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胃息肉癌变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前兆:一、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饱胀、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症状。二、吞咽东西的时候有阻挡感,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三、腹泻。少部分胃息肉患者发生癌变之前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胃息肉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要引起重视,最好及时去医院通过手术将胃
胃息肉微创手术后饮食?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患者在胃息肉微创手术后要注意以下饮食原则:1、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辛辣、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小米粥、米糊、鸡蛋羹、面条等食物。2、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多吃苹果、梨子、石榴、猕猴桃、青菜等食物,促进粘膜伤口恢复。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三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
多发性胃息肉会癌变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多发性胃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对较低,多发性胃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不会威胁患者的健康,症状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直接切除病灶。而腺瘤性胃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比较高,需要患者提高重视,建议确诊后尽早进行手术干预,还应该定期进行复查。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辛辣
胃息肉多久会癌变?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的息肉一般不会造成癌变,如炎性的息肉等。但是腺瘤性息肉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胃里的胃息肉发展成癌变的可能性很小的,只要是手术切除治疗就可以了。但胃息肉没有及时治疗,长时间的话也是可能会癌变的,癌变时间在两年到十几年左右。
治疗胃息肉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治疗胃息肉可以用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经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避免癌变。
什么叫胃息肉多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胃黏膜内表现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称多发性息肉,息肉属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以后,突入到胃内形成团块状结构,可表现为有蒂和无蒂两种。而胃息肉多数属增生性息肉,由上皮细胞组成基本不发生恶变。少数胃息肉属腺瘤性息肉,是胃部良性肿瘤一种,由上皮细胞和胃内腺体组成,这种类型息肉有发生恶变可能性。
多发性胃息肉如何根治?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性胃息肉可以采用内镜切除术来进行治疗,手术后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如果病人是因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造成的多发性胃息肉,那么经过根治这种细菌之后,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大家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时间可以去看一些养生上的知识,其次多加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也是可以有效防治病症的发生。
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呢?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胃息肉主要是由于人体的平常饮食、生活不规律所造成的,尤其是饮食界辛辣、刺激的食物,平常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关。除此之外,胃息肉由于部分具有癌变倾向,因此说,还跟一些癌症家族遗传史,具有一定临床联系。饮食以清淡为主,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吃生硬难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注意多休息,劳逸结合
胃息肉的病因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息肉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原因,而胃黏膜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会导致胃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继而形成息肉。其次如果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可使人体胃部长期处于低胃酸状态,进而增加胃息肉的发生率。另外胃息肉的病因还包括胆汁反流入、萎缩性胃炎、遗传、饮食
胃息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息肉手术后患者早期需要注意流质饮食,逐渐转变为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食等。其次,患者要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黑便提示胃内仍然存在出血症状,若长期黑便需要尽早就医复查。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从而影响胃黏膜的愈合。另外,患者避免进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以及过烫的食物,防止辛辣、
胃息肉严重吗
王艳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随着患者行内窥镜检查人群比例增高,胃息肉在临床上目前是常见病,对于通过内窥镜检查发现胃息肉,要注意以下几条:第一条,要分析引起胃息肉可能的原因,胃息肉发生原因主要跟胃黏膜慢性刺激有关,同时,胃息肉发生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以及部分患者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所以说发现胃有息肉,首先要寻找病因;第二要看内窥镜描述胃息肉的专业描述,第一要看息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杨屹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胃息肉手术,主要采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如果息肉较小,当天通过热活检钳取完组织后,注意下饮食即可,很快就会恢复。但如果是做粘膜下切除,创面比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手术后,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高盐等刺激性食物。
胃息肉手术后饮食
杨屹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胃息肉手术后首先要注意保持食物的干净,其次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另外最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等流食。胃黏膜的修复速度比较快,通常一周左右粘膜可以基本修复,所以患者要保持1~2周的流食或是吃好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基本1~2周后可以接近于普通饮食。但是恢复后也要尽量避免麻辣烫、烟酒等刺激,以免诱发息肉再次出现。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胃息肉手术后一周恢复。胃息肉手术有三种方式,比较小的息肉可能会用apc处理,较大的息肉,可能会采用emr手术,再大的息肉可能会采取ESD手术,由于手术方式不同,恢复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两到三天即可进食,如果创面比较大,有并发症,可能恢复时间要更长一些,总体来讲,术后恢复时间在一个星期以上。
胃息肉切除后还会长吗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胃息肉切除之后,部分患者会再出现息肉生长,这个取决于个人基因问题。当然,部分可能与患者胃内慢性炎症有关系。一般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必要时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清除,以缓解胃部慢性炎症。如果出现复发,建议及时就医,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胃息肉0.3cm要切除吗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息肉只有0.3厘米,大多都是良性的,此种情况暂时可以不做切除,但是需要注意复查,定期随访,或者也可以在做胃镜时,直接把息肉切除,并短期应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此外,还需要把取出来的息肉做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是胃底,腺息肉是良性的,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