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拉肚子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拉肚子脱水症状分轻度、中度、重度及特殊人群情况。轻度脱水有口渴、尿量减少、皮肤黏膜稍干燥且弹性稍有下降等症状;中度脱水口渴加剧、尿量进一步减少、精神状态改变、皮肤弹性明显下降、眼窝及囟门凹陷;重度脱水极度口渴、少尿或无尿、精神极度萎靡甚至昏迷、皮肤干燥皱缩、出现循环衰竭表现;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对脱水耐受性差,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补水要合理,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拉肚子脱水会影响病情,需密切监测并遵医嘱治疗。
一、轻度脱水症状
1.口渴:身体水分丢失,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口渴的感觉,提醒人体需要补充水分。这是身体对脱水的早期自我保护机制,促使大人主动饮水以纠正轻度脱水状态。
2.尿量减少:肾脏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会对尿液生成进行调节。当身体脱水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生成,使尿液浓缩,从而表现为尿量较平时减少。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轻度脱水时尿量可能减少至8001000ml左右。
3.皮肤黏膜改变:皮肤可能会变得比正常时稍干燥,弹性也可能稍有下降。这是因为脱水导致皮肤的水分含量减少,皮下组织的充盈度降低。正常情况下,用手指捏起皮肤后松开,皮肤能迅速恢复原状;轻度脱水时,皮肤恢复原状的速度可能会稍有减慢。口腔黏膜也可能变得略干燥,嘴唇可能会有轻微起皮现象。
二、中度脱水症状
1.口渴加剧:随着脱水程度加重,身体对水分的需求更为迫切,口渴感会明显加剧。即使频繁饮水,口渴的感觉也难以得到完全缓解。
2.尿量进一步减少:肾脏进一步减少尿液生成,以保存体内水分。24小时尿量可能降至400800ml左右,尿液颜色明显加深,可呈深黄色甚至琥珀色,这是由于尿液中各种代谢废物浓度升高所致。
3.精神状态改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脱水导致血液循环相对不足,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引起神经功能的改变。烦躁不安可能是身体不适的一种表现,而精神萎靡则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
4.皮肤弹性明显下降:皮肤干燥程度加重,弹性显著降低。捏起皮肤后,皮肤恢复原状的时间明显延长,可达数秒甚至更长。皮肤的外观也可能显得松弛,失去了正常的光泽和饱满度。
5.眼窝及囟门凹陷(对于有囟门的成人,如因某些疾病导致颅骨未完全闭合):眼窝凹陷是因为眼眶内组织的水分减少,使眼球相对内陷。囟门凹陷原理类似,脱水导致颅内压力降低,囟门部位出现凹陷。这是中度脱水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
三、重度脱水症状
1.极度口渴:身体严重缺水,口渴感达到极度程度,患者可能会处于一种对水极度渴望的状态,甚至可能出现谵妄等精神错乱表现,这与大脑严重缺水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2.少尿或无尿:肾脏几乎停止尿液生成,24小时尿量可能少于400ml甚至无尿。这表明肾脏的灌注严重不足,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3.精神极度萎靡甚至昏迷:严重脱水使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严重不足,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从精神萎靡逐渐发展为昏迷,对各种刺激无反应,这是病情危急的重要标志。
4.皮肤干燥皱缩:皮肤水分几乎丧失殆尽,呈现出干燥、皱缩的状态,如同干涸的土地。皮肤弹性完全消失,捏起皮肤后不能恢复原状。这种皮肤表现反映了全身水分的严重缺失,是重度脱水的典型外观特征。
5.循环衰竭表现: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症状。脱水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心脏为了维持血液循环,会加快跳动频率,但由于回心血量不足,血压会逐渐下降。四肢厥冷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障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脱水的耐受性较差。在拉肚子脱水时,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等。因为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拉肚子症状,应密切关注脱水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由于老年人肾功能有所下降,在补充水分时,不宜过快、过量,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液。
2.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拉肚子脱水时可能会使血糖波动加剧。高血糖状态下,渗透性利尿会进一步加重脱水,而脱水又可能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拉肚子脱水时,除了关注脱水症状,还需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脱水可能会影响血压和心脏功能。例如,脱水导致血压下降,可能使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变得不稳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这些患者在拉肚子脱水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因脱水引发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