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有哪些症状及治疗方法
小儿胃炎相关内容涵盖症状、治疗及特殊人群提示。症状方面,常见腹痛,多在上腹部,性质多样,不同年龄段表述有别,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部分有口臭、嗳气,严重长期未治可能贫血。治疗方法上,饮食调整是基础,急性胃炎先禁食后逐步恢复清淡易消化饮食,慢性胃炎要规律进餐、营养均衡;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症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促胃肠动力及抗幽门螺杆菌等药物;还需对年龄稍大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特殊人群中,婴幼儿家长要密切观察,注意饮食质地温度和药物剂量;学龄期儿童家长要引导养成良好习惯并配合治疗;有过敏史儿童要避开过敏食物和警惕药物过敏;有其他基础疾病儿童治疗时家长需告知基础病情况并关注病情变化。
一、小儿胃炎的症状
1.腹痛:这是小儿胃炎较为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隐痛、胀痛、绞痛等。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对腹痛的表述能力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而年龄稍大的儿童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腹痛的部位和感觉。例如,有些孩子会说肚子“隐隐作痛”,或者像“有东西在揪着疼”。腹痛的发作时间也不固定,可能在进食后加重,也可能无明显规律。
2.恶心、呕吐:小儿胃炎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可能是刚刚进食的食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较小的婴儿呕吐可能表现为溢奶、吐奶,次数较平时增多。年龄稍大的儿童呕吐前通常会有恶心感,然后将胃内食物吐出。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3.食欲不振:胃炎会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孩子可能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因为胃部不适,进食后会加重症状,使得孩子本能地抗拒进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4.腹胀:患儿常感觉腹部胀满,外观上可见腹部膨隆。这是由于胃炎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产生气体积聚在胃肠道内所致。腹胀可能会伴随腹痛,进一步加重孩子的不适感。
5.其他症状:部分小儿还可能出现口臭、嗳气(打嗝)等症状。口臭可能与胃炎导致的消化不良,食物在胃内发酵有关。嗳气则是因为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体外的表现。严重的小儿胃炎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等,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食欲不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以及胃炎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导致铁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所致。
二、小儿胃炎的治疗方法
1.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小儿胃炎的基础。对于急性胃炎患儿,症状较轻时,可先禁食数小时,让胃得到休息,之后逐渐恢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随着症状缓解,可过渡到米粥、软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对于慢性胃炎患儿,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宜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
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炎,缓解腹痛、反酸等症状。
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胃黏膜修复。
促胃肠动力药:若患儿存在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动力不足的症状,可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胃肠动力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缓解不适症状。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如果小儿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3.心理干预: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胃炎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如担心疾病不能治愈等。家长和医生应多与孩子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促进胃炎的康复。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婴幼儿: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是否频繁哭闹、拒食、吐奶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质地和温度,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损伤孩子娇嫩的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同时,由于婴幼儿胃容量小,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药物治疗方面,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避免误服或过量服用。
2.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学业压力较大,可能存在不规律饮食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因学习压力导致胃炎加重。在治疗过程中,要向孩子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同时,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有过敏史的儿童:如果孩子有食物过敏史或药物过敏史,在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家长要详细告知医生孩子的过敏情况,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在使用药物时,要警惕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儿童,胃炎的治疗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治疗胃炎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孩子的整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告知医生孩子基础疾病的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使胃炎的症状不典型或加重,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