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肠鸣音频率为每分钟4-5次。
肠鸣音是由于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正常人的肠鸣音频率为每分钟4-5次,其音调、强度及规律性相对稳定。当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部位听诊时,均可听到这种类似“咕噜”的声音。
肠鸣音的产生与肠道的消化、吸收和蠕动功能密切相关,它反映了肠道的运动状态。如果肠鸣音每分钟超过10次,且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为肠鸣音亢进,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早期,此时肠道因梗阻物刺激,蠕动增强;如果肠鸣音次数明显减少,数分钟才听到1次,甚至长时间听不到肠鸣音,则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急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麻痹性肠梗阻,这些情况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