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起水泡,可能是汗疱疹、湿疹、足癣等疾病导致。具体如下:
一、汗疱疹:
1.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非炎症性水疱性病症,常出现在掌跖、指(趾)侧或尖部,常伴有手足多汗,在夏季较为多见。
2.会出现表皮深部菜籽至米粒大小的圆形水疱,可散在或成群发生,周围无红晕,疱液清澈,还可融合成大疱,进而表现为脚背起水泡。
3.治疗方面,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高锰酸钾溶液来止痒消炎;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缓解瘙痒;同时要注意保持脚部皮肤干燥卫生。
二、湿疹:
1.脚部湿疹是由于脚接触外界刺激因素而引发的,发病初期有明显瘙痒的暗红斑块,表面有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多数皮损可破溃结痂并有少量渗出。
2.治疗需局部使用高锰酸钾、硼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进行抗炎;或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瘙痒;也可输入葡萄糖酸钙等来控制炎性反应。
三、足癣:
1.足癣是发生在脚部及脚趾的皮肤癣菌感染,急性损害时有丘疹、丘疱疹和水疱,慢性损害表现为鳞屑和角化,皮肤粗糙增厚,易发生皲裂,伴有瘙痒,好发于春夏季,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2.可局部应用克霉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或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药物以抑制真菌繁殖;还要注意局部卫生。
总之,脚背起水泡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不同药物的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