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种语言的流畅性障碍,即结巴,指因说话困难或预感说话困难而引发的一系列反应,表现为声音不自主地重复、延长或中断,难以清晰表达所想内容。克服口吃可采用语言训练、环境处理、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
一、语言训练:
1.速度方面:设计缓慢说单词或短语的游戏,要求患者缓慢说话并示范,避免语速时快时慢,如尽量缓慢说出15至25个单词。这样减慢语速可减少单词重复次数,也利于起始音发出。
2.韵律训练:利用韵律方式进行治疗。可选一些单词让患者用韵律连接字与字,熟练后用同样方法训练句子。还可让患者先用“哼”语方式读词,再用口语读出句子。
3.齐读方面:治疗人员与口吃者同声朗读,其起效原因是改变了说话者的听觉反馈。同声朗读时的听觉反馈与正常朗读不同,气传导也参与其中,说话者能同时听到自己和别人朗读,这种听觉反馈的改变使该方法对语言流利性产生效果。
二、环境处理:对口吃患者语言环境评估,找出导致口吃的环境因素并消除。如营造平静和谐家庭气氛和轻松愉快语言环境,使患者免受不良心理刺激而紧张。不要过分关注或刻意纠正其说话,同伴间不模仿、讥笑或批评,平时用平静柔和语气与其交流。
三、心理治疗:对有心理或情绪问题的口吃者进行心理治疗。重点关注其心理对抗及防范机制、个体发育、焦虑和人际关系等。鼓励树立战胜口吃信心,培养开朗性格,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消除心理障碍。
四、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多巴胺类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等。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帮助口吃者逐步改善语言流畅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