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下丘脑-垂体调节功能紊乱或垂体泌乳素瘤等病变导致PRL分泌过多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及不育、泌乳等,诊断主要依靠血清PRL测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月经紊乱及不育:这是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闭经等,同时约50%的患者会出现不育。
泌乳:非哺乳期妇女挤压乳房时可发现乳汁分泌,这是高泌乳素血症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眼花、视觉障碍、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PRL测定。一般在上午9~11时,空腹、安静状态下抽血测定。如果血清PRL水平超过25ng/ml,或泌乳素水平超过50ng/ml,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
对于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可抑制PRL分泌,降低血清PRL水平。
手术治疗:对于垂体泌乳素瘤较大、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放疗:对于垂体泌乳素瘤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选择放疗。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定期复查,监测血清PRL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高泌乳素血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生育期女性最为常见。此外,高泌乳素血症还可能与一些其他疾病有关,如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此,对于出现月经紊乱、泌乳、不育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