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蛔虫病的症状
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精神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健康状况,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定期驱虫,预防蛔虫病发生。
1.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间歇性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消化不良: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口臭等消化不良症状。
2.营养不良:
蛔虫夺取小儿营养:蛔虫在肠道内寄生,会夺取小儿的营养,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贫血等。
影响消化吸收:蛔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可能影响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3.精神症状:
烦躁、易惊、磨牙:蛔虫产生的毒素可能影响小儿的神经系统,导致烦躁、易惊、磨牙等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长期营养不良和毒素作用可能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
4.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蛔虫可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肠梗阻:蛔虫团块可能堵塞肠道,引起肠梗阻,导致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其他:蛔虫感染还可能并发阑尾炎、腹膜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蛔虫病的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的健康状况,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小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预防小儿蛔虫病的发生: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不随地大小便。
2.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洗净,不吃未煮熟的肉类食品。
3.定期驱虫:根据小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定期进行驱虫治疗。一般在2岁以上的小儿,可每年驱虫一次。
总之,小儿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家长应重视小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