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丹毒脚面上发热麻如何治疗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发热发麻、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孕妇、儿童及有基础疾病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
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局部可选用呋喃西林溶液或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用紫外线照射患肢,可促进炎症消退。
超短波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丹毒或并发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等。
5.中医治疗:
中药外敷: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药内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等物品。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此外,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
孕妇:孕妇患丹毒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儿童:儿童患丹毒后也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患者,患丹毒后治疗难度可能较大,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控制血糖、保肝等治疗。
总之,丹毒脚面上发热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扩散。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