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分泌性中耳炎常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等;化脓性中耳炎由鼓膜外伤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表现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中耳炎需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
1.病因
中耳炎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常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小儿咽鼓管较宽、短、平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此外,腺样体肥大、腭裂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因鼓膜外伤导致细菌感染而引发,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与疾病类型有关。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如果积液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胆固醇肉芽肿等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通常起病较急,表现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颅内、颅外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检查
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明确中耳炎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4.治疗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成型术等。
5.预防
中耳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细菌感染引发中耳炎。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避免高分贝声音对耳部的刺激。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