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日光性皮炎是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产生的急性光毒反应,与紫外线照射有关,表现为红斑、水肿等,可采取防护措施,严重时需就医治疗。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是由于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出现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
日光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290nm至400nm,其中UVA(320nm至400nm)和UVB(290nm至320nm)是引起皮肤损伤的主要波长。当皮肤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和损伤。
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丘疹、风团等症状,伴有瘙痒或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皮肤脱屑、色素沉着、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等。日光性皮炎通常在日晒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症状可持续1至3天不等。
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个体的皮肤类型、紫外线照射强度、暴露时间、皮肤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日光性皮炎:
皮肤白皙的人;
长期暴露在户外工作或生活的人;
缺乏维生素D的人;
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吩噻嗪类等)的人;
患有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等)的人。
为了预防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长裤、戴帽子和太阳镜,使用防晒霜;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皮肤疾病。
如果发生了日光性皮炎,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再次暴露在阳光下;
冷敷或湿敷局部皮肤,以减轻红肿和疼痛;
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
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日光性皮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皮肤的防护,避免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如果出现疑似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