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是什么意思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皮肤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对病情有很大影响。
异位性皮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人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儿童相似,但症状可能更严重,病程更长。
异位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但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诊断明确后,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皮肤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
皮肤护理是异位性皮炎治疗的基础,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刺激等。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角质促成剂等,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口服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外用药物治疗不佳的患者。光疗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异位性皮炎,常用的有紫外线B光疗和窄谱紫外线A光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对病情有很大影响。应避免过度洗澡、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和化妆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搔抓和摩擦皮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对于异位性皮炎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皮肤湿润:每天给孩子涂抹保湿霜,尤其是在洗澡后和皮肤干燥时。
避免过敏原:了解孩子对哪些食物、环境因素或过敏原过敏,并尽量避免接触。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注意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清洁剂,避免过度清洁和热水烫洗皮肤。
规范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诊: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皮肤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