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紊乱表现
根据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四类: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的代谢紊乱、镁的代谢紊乱、钙的代谢紊乱。这些紊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对于存在水电解质紊乱风险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明确类型和程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根据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常见原因有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肠梗阻、烧伤等。
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常见原因有长期胃肠减压、反复呕吐等导致大量钠丢失;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药导致钠排出过多;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常见原因有摄入水分不足,如食管癌导致吞咽困难;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等。
2.钾的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常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少食;钾排出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排钾性利尿药的使用等;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碱中毒等。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常见原因有钾摄入过多,如口服或静脉输入氯化钾过多、输入大量库存血等;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肾衰竭多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细胞内钾移出,如酸中毒、胰岛素缺乏等。
3.镁的代谢紊乱
血清镁浓度降低:常见原因有镁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厌食等;镁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肾排镁增加,如急性肾衰竭多尿期、醛固酮分泌增多等。
血清镁浓度升高:常见原因有镁摄入过多,如静脉输入硫酸镁过快、过量等;肾排镁减少,如肾衰竭等。
4.钙的代谢紊乱
低钙血症:血清总钙浓度低于2.25mmol/L。常见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钙动员减少;肾衰竭,导致1,25-(OH)2D3生成减少,钙吸收减少。
高钙血症:血清总钙浓度高于2.75mmol/L。常见原因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钙动员增加;恶性肿瘤骨转移,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加;维生素D摄入过多,导致血钙浓度升高。
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存在水电解质紊乱风险的人群,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长期禁食等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大量出汗等,以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