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峡炎的症状
小儿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或高热,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口腔症状包括咽峡部灰白色疱疹,破溃后成浅溃疡,引发疼痛致患儿哭闹拒食;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特殊人群中,低龄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症状可能更严重,有基础疾病儿童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均需密切关注。
一、小儿咽峡炎症状的总体概述
小儿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不同年龄段小儿症状表现略有差异,一般年龄越小,症状可能相对越不典型。
二、主要症状
1.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体温38.1℃39℃)或高热(体温39℃以上)。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患儿发热可能持续13天,也有少数患儿发热时间更长。例如,部分患儿可能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且呈反复发热状态,尤其在疾病初期较为明显。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咽峡炎,发热特点也可能存在差异。
2.口腔症状
疱疹:口腔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疱疹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一般在发病后23天出现,可引起患儿口腔疼痛,导致其哭闹、拒食。
疼痛:由于口腔疱疹和溃疡的存在,患儿常感到口腔疼痛。年龄稍大的儿童能够表述疼痛位置和程度,而婴幼儿可能通过烦躁不安、哭闹、流口水增多等表现来反映口腔不适。这种疼痛在进食,尤其是吞咽固体食物或热食时会加剧。
3.其他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和消化液分泌异常。腹泻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大便呈稀糊状,无脓血,每天排便次数25次不等。
呼吸道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毒感染可能同时侵犯呼吸道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咳嗽、流涕等表现。咳嗽一般为轻咳,频率不高。
三、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小儿咽峡炎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出现高热惊厥、精神萎靡、呼吸增快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于低龄患儿,家长需密切观察其体温、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例如,若低龄患儿体温超过38.5℃且精神不佳,即便没有其他严重症状,也应引起重视。
2.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果患儿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感染小儿咽峡炎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护理和治疗。在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孩子的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