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宫腔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恶露异常、下腹部疼痛、全身症状以及特殊人群提示。发热初期多为低热,体温在37.3℃38℃,感染加重会高热超38℃甚至达39℃40℃。恶露量增多且性状改变,由正常变为脓性、有臭味。下腹部呈持续性坠痛或胀痛,多在正中子宫区域,按压加剧。全身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还可能恶心呕吐。特殊人群方面,糖尿病产妇感染进展可能更快更严重,需控血糖并密切观察;肥胖产妇感染几率相对高,要注意清洁、增加活动并及时就医。
一、发热
1.低热:剖宫产后宫腔感染初期,产妇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这是因为病原体入侵宫腔后,机体免疫系统作出反应,释放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低热状态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部分产妇可能伴有轻微乏力、头晕等不适。
2.高热:随着感染加重,体温可迅速升高超过38℃,甚至达到39℃40℃。高热表明感染处于较为严重阶段,病原体在宫腔内大量繁殖,炎症反应剧烈,可导致产妇出现寒战、大汗淋漓、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产妇身体状态和产后恢复。
二、恶露异常
1.恶露量增多:正常剖宫产后恶露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但发生宫腔感染时,炎症刺激可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扩张、渗出增加,使得恶露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增多。可能原本产后一周恶露量逐渐减少,但感染后又突然增多,甚至超过月经量。
2.恶露性状改变: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而宫腔感染时,恶露可由正常的血性恶露或浆液性恶露变为脓性恶露,质地变得浓稠,颜色可呈黄绿色等异常颜色,同时伴有明显臭味。这是由于感染产生的脓性分泌物混入恶露所致。
三、下腹部疼痛
1.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下腹部坠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为轻微不适,重者疼痛剧烈,影响产妇正常活动和休息。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同时炎症渗出物刺激腹膜引起疼痛。
2.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下腹部正中子宫区域,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当炎症累及子宫旁组织或盆腔时,疼痛范围可能会扩大,按压下腹部时疼痛加剧。
四、全身症状
1.乏力:由于感染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增加,以及发热等不适影响产妇睡眠和休息,产妇常感到明显乏力,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如行走一段距离或简单做家务后就会感到极度疲倦。
2.食欲不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发热等症状,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产妇出现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进一步影响产妇营养摄入和身体恢复。
五、特殊人群提示
1.对于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产妇,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细菌等病原体生长繁殖,感染发生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症状可能更严重。建议这类产妇在剖宫产后更要密切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上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2.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宫腔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肥胖导致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以及剖宫产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有关。肥胖产妇术后应注意保持切口及会阴部清洁,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恶露排出,同时密切观察自身症状,若出现发热、恶露异常等情况,不要因肥胖导致行动不便而延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