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脚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手癣、脚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真菌适宜温暖潮湿环境,足部条件更易滋生真菌。自身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足部多汗等自身因素也增加感染风险。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恢复慢,用药需谨慎;儿童皮肤娇嫩、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后勿用成人药,要注重卫生习惯;孕妇免疫力变化且新陈代谢快易感染,用药需谨慎,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权衡用药。
一、手癣、脚癣的主要病因
1.真菌感染:手癣和脚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这些真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脚部汗腺丰富,易出汗,且鞋子通常相对封闭,为真菌滋生创造了理想条件,所以脚癣更为常见。手部若经常接触感染源,如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也容易被感染。研究表明,在皮肤癣菌感染病例中,红色毛癣菌的检出率较高,可达60%80%。
2.自身因素
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手癣和脚癣。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艾滋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风险增加。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其血糖水平较高,皮肤组织含糖量也随之升高,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影响皮肤血液循环,降低皮肤的防御功能。
皮肤屏障受损:皮肤的完整性是抵御真菌入侵的重要防线。若手部或脚部皮肤因外伤、过度洗涤、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导致屏障功能受损,真菌更容易侵入。比如经常从事家务劳动,频繁接触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或手部经常受到摩擦、烫伤等外伤,都可能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使真菌有机会侵入皮肤引发感染。
足部多汗:足部多汗是脚癣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过多的汗液使足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据统计,多汗者患脚癣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数倍。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手癣、脚癣,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手足部清洁干燥,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减少足部出汗。如果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要积极控制病情,因为血糖不稳定会影响皮肤的抵抗力,加重手癣、脚癣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需谨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害。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感染手癣、脚癣。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如果儿童不慎感染,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潜在风险。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免疫力会发生变化,且新陈代谢加快,手足部容易出汗,增加了感染手癣、脚癣的风险。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很多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若孕妇感染手癣、脚癣,应先尝试通过保持手足部清洁干燥,穿着透气的鞋袜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