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症状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由甲皱襞脓肿引起。其主要症状有急性甲沟炎、慢性甲沟炎、化脓性甲沟炎、单纯性甲沟炎、嵌甲性甲沟炎、霉菌性甲沟炎等。其诊断方法主要有自我诊断和医生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主要有正确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甲沟皮肤、保持足部卫生、增强免疫力等。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与普通人相同,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一、什么是甲沟炎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由甲皱襞脓肿引起。当感染变成慢性时,甲基底部出现横嵴,并随着复发出现新嵴。手指受累较脚趾更常见。主要易感因素为损伤导致甲上皮与甲板分离,化脓性球菌或酵母菌可继发性侵入潮湿的甲沟。常见致病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厌氧菌;最常见的致病酵母菌为白念珠菌。
二、甲沟炎的症状
1.急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这种感染可传播到甲周围组织,导致皮肤肿胀、疼痛、发热。
2.慢性甲沟炎
多由反复轻微创伤以及暴露在水、刺激物和过敏原中引起,导致甲皱襞的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甲板增厚,甲床分离。
3.化脓性甲沟炎
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感染加重时,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4.单纯性甲沟炎
多由修剪指甲过深、过低,甲侧缘没有剪齐,导致趾甲外露,容易被刮伤、碰撞,使甲沟组织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
5.嵌甲性甲沟炎
多由于趾甲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导致甲板侧缘长出,并嵌至甲沟内,引起疼痛、肿胀、化脓。
6.霉菌性甲沟炎
多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曲霉等感染引起,这种感染使趾甲变厚,趾甲甲床下角质物堆积,导致甲皱襞的炎症。
三、诊断方法
1.自我诊断
根据甲沟炎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但这种自我诊断可能不够准确,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
2.医生诊断
医生会通过观察症状、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方式来确诊甲沟炎。如果需要,还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分泌物涂片和培养等,以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
四、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如果甲沟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生素来治疗感染。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使用。
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甲沟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组织,修复受损的甲床和甲沟。手术方法包括甲沟切开引流术、甲部分切除术等。
3.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医生还可能会建议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热敷、休息、保持局部清洁等。
五、预防措施
1.正确修剪指甲
避免修剪过深或过短,应剪成弧形。
2.避免损伤甲沟皮肤
不要用手去撕甲沟处的倒刺,不要穿太紧的鞋子。
3.保持足部卫生
勤洗脚,勤换袜子,保持足部干燥。
4.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六、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患甲沟炎后,若症状较轻,可采用局部热敷、涂抗生素软膏等方法治疗;若症状严重,或出现了化脓的情况,需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孕妇
孕妇患甲沟炎后,治疗方法与普通人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导致感染不易控制,因此患甲沟炎后,应更加注意足部的护理,保持足部清洁,避免受伤。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