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一样吗
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存在差异且在治疗、预防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各有特点。两者病变部位不同,慢性咽炎主要在咽部,慢性咽喉炎还涉及喉部;症状表现有别,慢性咽喉炎除咽部不适外还有声音嘶哑等喉部症状;检查所见也不同,慢性咽喉炎喉镜下可见喉部病变。治疗上,都需去除病因、药物治疗,但慢性咽喉炎可能需雾化吸入;预防方面都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用嗓多的人预防慢性咽喉炎更要注意护嗓。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谨慎用药,老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尽量非药物治疗,有过敏史人群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警惕药物过敏。
一、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不一样的方面
1.病变部位:慢性咽炎主要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而慢性咽喉炎病变不仅累及咽部,还涉及喉部。喉部位于颈前部正中,上通喉咽,下接气管,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构成。从病变部位来看,慢性咽喉炎涉及范围更广。
2.症状表现:慢性咽炎常见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等,患者常因咽后壁有黏稠分泌物,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有恶心,但一般无声音嘶哑症状。慢性咽喉炎除了有慢性咽炎的上述症状外,由于喉部病变,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病情较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声,且喉部可能会有疼痛、干燥感等。
3.检查所见:慢性咽炎检查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患者咽侧索肥厚。而慢性咽喉炎检查除了可见咽部上述表现外,通过喉镜检查,可发现喉部黏膜慢性充血,声带可能出现肥厚、小结、息肉等病变,影响声带的振动及闭合,从而导致声音改变。
二、两者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异同
1.治疗:在治疗方面,两者有一些共同原则。都需要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等。对于症状明显者,都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含漱液保持口腔、咽部清洁,中成药缓解咽部不适等。但针对慢性咽喉炎出现的声音嘶哑等喉部症状,可能需要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等,直接作用于喉部,减轻喉部炎症,改善声音嘶哑症状。而慢性咽炎一般较少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2.预防:预防上两者也有相似之处。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在于,从事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职业的人群,更要注意保护嗓子,避免过度用嗓,这对于预防慢性咽喉炎导致的声音嘶哑至关重要,而慢性咽炎虽然也需注意,但用嗓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易患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表现,如是否频繁清嗓、咳嗽、声音改变等。在治疗上,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成人药物,严格遵医嘱用药。对于雾化吸入治疗,要选择合适的面罩,确保药物有效吸入,同时避免孩子因恐惧不配合。日常护理中,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孩子大喊大叫,减少对咽喉部刺激。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慢性咽炎或慢性咽喉炎时,使用药物需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例如,一些含漱液成分可能对血压、血糖有影响,需遵医嘱选择合适药物。同时,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恢复较慢,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许多治疗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尽量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多喝水,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症状严重需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4.有过敏史人群:无论是慢性咽炎还是慢性咽喉炎,若患者有过敏史,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使用药物时,告知医生过敏史,防止药物过敏反应发生。一些含漱液或药物成分可能引发过敏,用药后需密切观察是否有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